|
那个25岁就赚了100万的同学后来怎样了作者 l 良大师 来源 l 良大师(ID:liang_da_shi) 前几天,高中同学和我微信聊天,告诉我猴子进去了...... 放下手机,我百感交集,猴子是我高中同学,也曾是我最好的朋友。 25岁那年,我回老家结婚,猴子给的份子钱,竟然是1万。要知道,那个年代,行情也只不过200元上下,有点不可思议,有点人情难还。 敬酒时,我告诉他,太大手笔了,我有点承受不起,他却爬在我耳边,伴着酒气吐出句话: “兄弟我已经身价过了百万,这不算个啥.......” 猴子胆子大,脑子活,大专毕业后在一家银行上班。 他的第一桶金就是利用职务之便,在信贷上做了手脚,获利不菲。 几年后,东窗事发,但好在当时环境宽松,猴子竟然全身而退,被开除了事...... 躲过一劫的猴子,仿佛如猴添翼,开始经营金融担保公司,这门生意我不懂,但据说还是游走在灰色地带,只是来钱特别快。 好像也确实如此,几年的时间,猴子就把三房换成了别墅,把本田换成了路虎,把正房换成了备胎...... 有意思的是,当年猴子曾告诉我们,有个老道长给他们两口子算命,说他老婆很旺夫,一定要伺候好,否则...... 没想到,还真的是应验了...... 猴子的事,总让我想起高晓声讲过一个故事。 大概是明朝的一件轶事。 一位乡绅,赵员外,有屋又有田,生活美无边。 冬日,全家围着暖炉,边喝着小酒边赏着大雪。 突然,传来争吵声,原来是家丁和一个乞丐在撕逼。 乞丐在员外家门牙下避雪,家丁看他衣着淡薄,害怕冻死在家门口,不吉利,要赶走他。 谁知乞丐刷起了无赖,硬说自己根本就冻不死,要口吃的才肯走。 赵员外来了兴趣,赏给乞丐一些吃食,随后说到: “你当真冻不死?敢不敢打个赌?你在我们家院子里站一夜,如果不死,我给你500亩地,一间大宅,一家当铺。” 乞丐说:“来就来,只是我需要一张草席。” 于是赵员外给了草席,还找来了公证人。 一夜过去,乞丐一直站在草席上,竟然真没死...... 赵员外只有履行诺言。 乞丐很聪明,两年时间竟然把家业经营的红红火火,成为当地一个新员外,几乎与赵员外平起平坐。 两人还经常一起喝酒,一起吹牛逼。 又一年冬天,大雪纷纷,赵员外请新员外来家喝酒赏雪。 新员外穿着裘皮大衣欣然前往。 酒过一轮,赵员外对新员外讲: “虽然现在你很有钱了,但还是不如我。敢不敢再赌一把?像当年穿的一样少,站在雪地一夜,如果还冻不死,我就把所有的家产都给你。如果冻死了,你的家产就归我。” 新员外马上应战:“有什么不敢?来就来,我还是要张草席。” 随后公证人也被请来,双方立下字据。 新员外便脱去大衣,马上瑟瑟发抖,但到这份上也只能硬着头皮。 站在草席上,没到三更,就一命呜呼了。 乞丐耐冻是生存的必要条件,由此获得的财富,完全属于偶然,而他却以为可以重复博弈,悲剧也随之而来。 他不但还回了曾经拿走的,而且还付了利息:自己的生命。 尼采说:凡是杀不死你的,让你变得更强大。 但有时却是:那些杀不死你的,过段时间还会回来,直到杀死你为止。 尼古拉斯·塔勒布在他的名著《黑天鹅的世界》中,曾提出一个观点: “一个人的成功,你需要去看他过去的路径,而不仅仅看当下的节点。” 什么意思呢? 他举了个例子,一个普通的牙医、一个开着劳斯莱斯的期货抄手、一个拥有别墅的投机商人,你认为哪个更富有? 你肯定觉得这个问题很弱智,反正不是牙医就对了...... 可是,塔勒布的答案恰恰是:牙医...... 为什么呢? 因为你之前的判断是基于当下的节点,是这个时间点呈现给你的状态。 如果推翻当下的状态,让三个人从职业生涯的开端再来一边,谁更富有呢? 可能还是期货抄手或投机商人,没关系,再来一边呢,重复一千边以后呢,你就会发现,剩下的只有牙医...... 因为期货抄手、投机商人都面临不确定性的强烈冲击,也许得了一次便宜,可只要你不断的重复这个游戏,你就有极大可能被清零甚至致负,这就是随机性的力量。 而牙医对随机性依赖程度较少,更重要的是,他的医术、名气正常情况下会呈单边上升趋势,也就是说,他的每一步都会成为扎扎实实的积累。 正如梭伦的那句名言:积蓄的力量可能远比事实还强大。 如果明白这点,你就会懂得,不能只关注人的高度,你更要看看他脚下的支撑物,有些人看起来高不可攀,可脚下尽是朽木枯枝,有些人看起来平起平坐,可脚下却是钢筋水泥。 曾有一位记者问巴菲特,选择旗下基金经理的标准是什么?是不是历史经营业绩好就行? 巴菲特说:这个和押宝高尔夫球选手一样,不能看他一杆进洞的次数,而要看他的挥杆动作。 巴菲特的这个比喻非常有趣,打高尔夫球的人都知道,一杆进洞30%靠技术,70%靠运气。而一个球员的好坏,最终要靠他的挥杆,因为那是可靠的,可以重复的。 正如一个好的高尔夫球教练,训练你时,决不会关注每个球的距离和方向,而是把你每个动作细节调教好,这些才是决定你最终层次的主要因素。 因为今后,你将面临各种不同的场地、不同的环境,好运不可能总光顾你,你最终能仰仗的只有标准的挥杆动作。 其实放眼望去,任何一个领域的佼佼者,都拥有一种可以重复仰仗的能力,否则他们只会沦为“沉默的大多数”…… 你也许会问我,这种能力具体的体现是什么? 抱歉,我很难回答这个问题,因为每个人的工作、环境、天赋都不一样,正如把写作和授课当成我的这种能力,却不见得适合你。 不过你可以通过下面三个问题,来验证你的能力是否可重复仰仗: 这种能力会不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消失? 这种能力可否步步为营,厚积薄发? 这种能力是否可以为别人创造价值? 如果能想明白这三个问题,那种能力大概也就呼之欲出了。 建立一个能始终仰仗的能力,不仅仅关乎你的生计发展,更关乎你的心灵静好。 马未都曾说过一件事,由于收藏的原因,他经常和一些修理红木家具的师傅打交道,他发现那些师傅有一个特点,就是“神很定”。 什么意思呢? 是指他们从容、寡淡,没那么焦虑。 马老的分析是,因为人家有门可以仰仗的手艺,又全心全意专研于此,所以得到了一种解脱与安心。 我理解还应有更深一层的意思:当你从外界获得名利,是靠手艺实打实换来的,那么你就会很踏实,因为这是种交换,手艺作为你的砝码,谁都抢不走。 反之,如果你从外界获得的名利,来源于不确定性,那么你一定焦躁,因为这是种恩赐,你不仅担心老天不再给你,你更担心哪天老天一翻脸,拿走你的更多...... 一个检察院的朋友,曾给我讲过一个笑话,说在某个监狱搞了一次作文大赛,题目为:“最幸福的事是什么?” 一篇短文获奖,只有寥寥几十字,全文如下:
|